
大電流探針的選購方法有哪些?
文章出處:常見問題 責任編輯:深圳市華榮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量:- 發表時間:2025-09-15 00:00:00
大電流探針的選購直接影響測試準確性、設備安全性及使用壽命,需結合具體測試需求、技術參數與實際應用場景綜合判斷。以下是系統的選購方法,按“需求明確→參數匹配→結構適配→品質與售后評估”的邏輯展開,幫助精準篩選合適產品:
一、第一步:明確核心測試需求(選購的基礎前提)
在查看任何參數前,需先鎖定自身測試場景的核心要求,避免盲目追求高規格導致成本浪費,或參數不足引發安全風險。需明確以下4點:
1. 電流范圍需求
區分“持續電流”與“脈沖電流”:前者是探針長期穩定工作的電流值(如新能源汽車電池測試需持續100A),后者是短期峰值電流(如電機啟動時的500A脈沖)。
選購時需確保探針的**持續電流額定值≥實際測試電流,且最大脈沖電流≥短期峰值,避免因過載導致探針燒毀或接觸失效。
2. 被測對象特性
尺寸與間距:確認被測點(如PCB焊盤、電池極柱)的直徑(如2mm/5mm)、引腳間距(如1mm/2.54mm),選擇頭型尺寸匹配的探針(如尖頭對應小焊盤,九爪頭對應大極柱),防止接觸偏移或無法適配。
接口類型:若需與測試治具、線纜連接,需確認探針的尾部接口(如針座式、焊接式、端子式),確保與現有測試系統兼容(如治具多為針座式接口,線纜連接多為焊接式)
二、第二步:篩選適配的結構與材質(提升穩定性與兼容性)
探針的結構設計與材質直接影響接觸穩定性、耐用性及適配場景,需重點關注以下 2 點:
結構設計選擇
尖頭 / 尖平頭:適配小尺寸焊盤(如 1mm 以下 PCB 焊盤),接觸面積小但定位精準;
三面錐形 / 九爪頭:適配大尺寸極柱(如電池、電機接線柱),多觸點設計可分散電流,減少單點發熱;
圓頂頭:適配柔性被測件(如 FPC 軟板),避免尖銳頭型壓傷基材。
頭型設計:不同頭型適配不同被測點,是接觸穩定性的關鍵。
彈簧結構:探針內部彈簧提供接觸壓力,需選擇彈性穩定、耐疲勞的彈簧(如不銹鋼彈簧),避免長期使用后彈簧彈力衰減導致接觸松動。
材質選擇
鍍層材質:作用是 “降低接觸電阻 + 防腐蝕”,需根據使用頻率與環境選擇:
鍍金:接觸電阻最低(<20mΩ)、耐腐蝕性最強,適合高頻測試(如生產線每日 thousands 次插拔)或高精度場景(如電池內阻測試),但成本較高;
鍍鎳:成本低、耐磨損,適合低頻測試(如研發階段每月數百次插拔)或非腐蝕性環境;
鍍銀:導電率接近金,但易氧化(空氣中生成硫化銀導致電阻增大),僅適合密封、低濕度環境。